随着绿色出行理念的深入人心,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力军。然而,安全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尤其是电池起火爆炸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预示着电动自行车行业将迎来一场安全变革——自2024年10月15日起,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及充电器将被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范畴,未通过认证的产品,自2025年11月1日后将禁止出厂、销售、进口或在任何经营活动中使用。
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充电器单独实施CCC认证,是落实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的重要举措。这意味着需要由第三方认证机构确认产品持续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的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安全、耐热阻燃、互认协同充电要求。
针对锂电池组装门槛低、安全风险高的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将单体电池(电芯)和电池组均列入CCC认证范围。要求每块锂电池必须标明安全使用年限、打刻耐高温(950℃保持半小时)的永久性唯一性编码,禁止将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到电动自行车,从源头把关制约非法拼装改装锂电池的违法行为。
在认证风险可控、保证认证质量的前提下,将积极采信已有合格评定结果,减轻企业负担,便利企业获证。
此举旨在从源头上强化产品质量监管,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CCC认证不仅要求产品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还涉及电磁兼容性等多个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然而,这背后也映射出行业自律的缺失与市场监管的紧迫性。长期以来,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产品的安全性能,导致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配件良莠不齐。
面对到来的强制认证时代,行业内部或将面临一轮大洗牌。合规企业有望借此东风巩固市场地位,而那些依靠低质低价竞争的小作坊,若不能及时转型,或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短期内可能面临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但从长远看,这无疑是提升公共安全、保障个人权益的必要之举。